首页

国产伊轩

时间:2025-05-28 04:41:43 作者:中国社科院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浏览量:39462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孙自法)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活动并致辞。高翔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发布的首批重大研究成果,每项都得益于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都凝结着研究人员孜孜以求、锐意创新的智慧和心血,来之殊为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供图

  本次发布会发布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共7项。其中,“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出土王冠保护修复成果”首次完整复原吐蕃时期复杂造型王冠及冕旒文物实体,见证了高原丝路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辉煌。“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唐代陶质龙首建筑构件制作工艺及保护修复成果”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三维激光扫描、虚拟拼接等技术,为龙文化形象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实证了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

  此外,《从聚合到融合: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人群互动》论文成果运用多学科方法实证该地区东周时期的人群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考古出土葡萄属种子遗存初探——兼论本土葡萄属植物的栽培可能》论文成果论证植物考古发现中国本土葡萄属植物资源数千年持续利用,没有因西方欧亚种葡萄传入而被取代,二者长期共存。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我国先民可能对其管理甚至栽种。《中国早期泡碱玻璃的源头与传播路径:来自新疆早期铁器时代(1000-202BC)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新证据》论文成果通过对“蜻蜓眼式”玻璃珠开展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勾勒出一条比“丝绸之路”早近四百年的交流通道,证实新疆是地中海玻璃东传的关键节点。《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合金技术和矿料来源的再思考》论文成果证实了二里头先民已掌握较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具备对金属资源的控制和生产组织能力。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科研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承办。(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身边的变化)水乡变通途 低空模式绘就江南“空景”图

“艺术的创作要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优秀的舞蹈作品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辽宁省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刘思展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鲁艺精神的指引下,辽宁舞蹈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锚定红色“六地”与新时代“六地”的目标定位,以一个个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的艺术精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湖南靖州飞山迎雾凇 寒梅傲雪“绽放”

26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发布了《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4年度报告》两份旗舰报告。

新增供热能力3200万平方米 新疆最大热电联产项目开工

“这些年一直在外漂着。” 刘鹏举说,自己连续7年没有回家过年,家里人不是没有怨言。他的妻子在家务农,家里两个孩子,大女儿15岁,小儿子13岁。前不久,女儿得知他今年仍要留京过年后说,“我长这么大,你就陪我过了3个年”。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教育强国

再如,民族文化宫相关主题展中展出的继承发展唐三彩的辽代三彩器、明代藏文抄本古籍与历代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等,都是各民族水乳交融的历史见证和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物证,“其对外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不可取代”。

(神州写真)从“清仓”到“共好” 二手市集构建青年社交新场景

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介绍,该市将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实施利企、惠企市场环境建设工程,推进“证照一码通”试点,力争全年新增民营企业8.5万户,完善惠企政策库,力争40%以上的惠企政策事项纳入“免申即享”的范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